“四人帮”粉碎后,全国各行业拨乱反正,力图把损失的时间找回来。1977年,各大学恢复正式招生,按考试成绩录取新生,从此不再有“交白卷”而被录取的“优秀”大学新生。第二年,全国少数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招考硕士研究生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收的研究生就是1978年开始的。
报上刊登招生消息后,沉寂了多年的有志青年踊跃报名。有的名牌高等学府来报名的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达到百里挑一,千里挑一,青年们积压了十年的有志求学的热情有如火山爆发。回想起来,当年未被录取的一大批应试者也很优秀,都是可造之材,只是名额有限,不能完全容纳,深感可惜。
开始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,借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室上课,借用他们的学生宿舍住宿,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宿舍住六人,睡上下铺。后来又在西郊、东郊租借校舍,漂泊了好几年,最后才落脚在东郊西八间房,有了自己的校址。
研究生院第一、二届考取的研究生,应届大学生不多,绝大多数是工作多年发愤自学、有志深造的青年。有的没有大学毕业的学历,有的是来自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。当时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上上下下提倡实事求是,不太看重文凭而是看应考者的实际水平。社会科学院刚成立一年,研究生院和社会科学院都有一股朝气。物质条件差,我们的教学水平不差。生活苦一些,但没有人叫苦。这一批研究生现在都承担着很重要的研究任务,成了业务骨干。
单就研究生院来看,物资条件十分简陋。但研究生院另有它的师资优势。当时研究生院主要负责学生生活管理及公共必修课程。各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、专家负担教学,各研究所的图书馆提供学习文献资料。只有新闻学系在社科院没有相应的研究所,由人民日报负起培养的全部任务。社会科学院的师资应当说是十分雄厚的,国家优秀专家都能在第一线担任讲课工作。优秀的青年学生在学有专长的导师悉心培养下,得到茁壮成长的机会。
现在我们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逐渐成长起来,挑起了大梁,他们能承担导师的任务,有的成了博士,又当了博士生导师。从我们研究生院第一代导师算起自建院到现在又过了二十年。学术年代一般说来,十五年算作一代,我们的研究生院已有了第三代的传人,正如古人常说薪火相传,永不熄灭。亲眼看到当年幼苗长成大树,作为教师,从心里感到欣慰。孟子说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,是最大的一种快乐。自己从事教学几十年,对孟子所说的快乐颇能体会。可惜孟子还没有看到亲手培育的学生又成了新一代的教师,又在成功地培育更新一代的英才。看起来,我从教学中得到精神补偿比孟子要丰厚,更值得欣慰。
欣慰之余,又有一缕隐忧。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在全世界都呈现萧条的趋势。其中社会科学的情况表现为苦乐不均,有的学科比较受重视,如法学和经济学的某些门类;由于人文科学不能直接间接创造物质财富,这类学科发展现状不容乐观。人文科学在国内就业机会也有困难,毕业生的出路对招生起着导向作用。近几年来,我们招生生源不旺,供选择的余地狭窄,也不利于吸收人才。
研究生院创办时期,全国有条件招收研究生的院校不多。现在有资格招收研究生的点遍及全国,有资格带研究生的导师数以千计,有些学习优异的应届毕业生往往被原学校截留,这也是我院生源不旺的一个原因。
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,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地位也将相应地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,展望前景,大有希望。作为研究生院的一位老教师,我祝愿我们的研究生院与国家共同繁荣,前程锦绣,无限光明。
(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博士生导师、北京图书馆馆长)